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可客观验配助听器
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推广,保证患有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能接受助听器验配。不过,在这个年龄段,获得精确的真耳测试比较困难,并且婴儿也无法对有助听或未助听的声音提供可靠的行为反应。婴幼儿助听器的验配要比大龄儿童以及成年人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电生理测试能为助听器验配提供一定帮助,这些测试可对听觉功能进行客观的测试。
目前已有相当研究,开始探讨作为电生理测试的一种主要手段: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一般讲,助听器验配遵循三个主要步骤:评估听力损失,选配助听器作为听力损失的补救手段以及验证助听器是否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康复效果,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套相应的数据。“评估步骤”对不同频率的听阈、最高舒适度以及最大不适阈作出评价; “选配步骤”为选定的助听器设定增益,保证言语声音平均频谱能被放大到残余听力动态范围之内,即:无助听听阈和最大不适阈之间。在这一步骤,我们谈到的数据主要是的助听器在不同频率的真耳介入增益;“验证步骤”指在基于患者听力而设置的助听器参数情况下,对患者“所听到的声音效果如何”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评估。
验配程序需要客观的测试,同时也需要主观行为测试。通过使用电声学方法获得的介入增益以及相关测试属于客观的,因为它们不需要受试者做出主动的响应。但是,其前提是婴儿必在测试程序中保持安静,不乱动或者哭叫。当然,这时一般可以使用试验公认的婴儿的平均标准值,不过缺点是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听阈、响度不适和言语感知等传统听力测试属于主观性的,因此无法从婴儿身上获得。因此,通过客观测试手段获得这些信息显然非常有用。客观测试评估声音的可听度、可辨别度以及可懂度。这三个术语在用法上经常重叠,主要用法是:如果一个声音强度高于听阈,那么它就能被听得见。对于完全听得见的言语声而言,所有声音的频率区域必须高于听阈;通常,这表明该声音是与另一个言语声不同,可区分开来。如果声音放大或者听神经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话,情况便并非如此了。如果受试者能正确辨别这些声音,那么这些声音便能是可区分的。对此,听力学家常用的术语是“阈限”(limen),即:根据声音频率或强度,对不同声音进行辨别的阈值,这和听阈是不同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患者能理解所听到能辨别的声音的意义,那么这个声音就是可理解的。因此,这三个不同听觉能力主要与听觉系统中三个处理层次相关:耳朵(可听度)、脑干(可辨别度)和脑皮层(可懂度)。
在临床上,这些不同听力能力可以从两个方向加以分析:一是自下而上,评估向耳朵发出的声音的强度是否能够被听到、区分和识别;另一种是自上而下,即:从有意义的声音信号中,区分所因为专一听到的声音,在来评估个人理解声音意义的能力。基于这种分析,我们目前有两种验配助听器方法:优化声音的可听度和对感知的可懂度进行最大化。这是在这个基础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种电生理测试手段能给我们提供声音的可听度和可辨别度的预测,其最大优势在于,它是客观的而且适合婴幼儿使用。由这种手段获得的信息可以与电声学测试联合起来,减少婴幼儿助听器验配中固有的不确定性。简言之,根据前面提到的助听器验配涉及的三个步骤,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能在第一和第三阶段起作用。在第一阶段,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可以预测婴幼儿不同频率的听阈;在第二阶段,电声学测试可以根据这些阈值,为助听器设定增益等参数;在第三阶段,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大脑接收并区分这些放生声音,来验证助听器的效果。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可以在声场条件下,在给助听器受试者刺激声的方式,来记录患者的脑干听觉反应。
早在 1998 年,皮科投便用这种方法测试了一群使用助听器儿童,通过分析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反应阈来获得比较准确的助听后的阈值。当然,使用助听阈值来判断助听器效果有许多困难,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在那些与放大言语感知不相干的声强级别上准确进行评估,因为验配助听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病人只去聆听微弱的声音。另外,由于目前数字助听器的非线性放大特点,从阈值推算正常接受言语级是非常困难的。好在助听阈值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如果助听后阈低于正常言语强度,那么助听器就不能改善言语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