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

中耳的结构和功能

发布时间:2019/2/21 17:36:58

中耳介于外耳道与内耳之间,外侧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内侧与内耳相邻。人类的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组成。

鼓室
是中耳最重要的结构,为不规则的含气腔,容积约为2ml,其外侧壁是鼓膜,内侧壁的主要部分鼓岬是耳蜗底转向鼓室的隆起,有卵圆窗和圆窗,分别是耳蜗的前庭阶和鼓阶的开口,但由膜性结构封闭。鼓室内有由三块听小骨构成的听骨链,连接鼓膜和卵圆窗;还有两条中耳肌附着于听骨链。
咽鼓管
鼓室的前壁有咽鼓管开口,咽鼓管向内略偏前下走行,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内侧壁,其作用是通过其瞬间开放使鼓室与外界保持气压平衡。鼓室的后上壁有鼓窦开口,经鼓窦与乳突气房相通。
鼓膜
是具有一定弹性和张力的半透明膜性结构,呈椭圆形漏斗状,漏斗的尖端向内。人类鼓膜高约9mm,宽约8mm,面积约69平方毫米,厚度仅0.1mm。鼓膜的主要部分富有张力,称为“紧张部”,由中间的纤维层和内、外的上皮质构成。鼓膜上部有一小部分区域比较松软,没有纤维层,为“松弛部”。
听骨链
由三块听小骨依次相连构成链状关系,连接鼓膜和卵圆窗。三块听小骨从外向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因其形状得名,其总的重量不到60mg,是人体最小最轻的骨骼。锤骨柄附着于鼓膜紧张部,锤骨头与砧骨体形成锤砧关节;砧骨长突伸向后下,与锤骨柄略平行,其末端与镫骨头形成砧镫关节。镫骨的形状极似马镫,由头、颈、前后足弓和镫骨底板构成,镫骨底板嵌入卵圆窗,其边缘有环状韧带封闭该窗。
中耳肌
中耳腔有两条小肌肉,分别是镫骨肌和鼓膜张肌。
镫骨肌
是人体最小的肌肉,长约6.3mm,横截面积约4.9平方毫米,其肌腹完全包埋于鼓室后壁的锥隆起,仅其肌腱向前伸出附着于镫骨颈后方。镫骨肌受面神经支配,其收缩使镫骨向后外移动。鼓膜张肌起自咽鼓管软骨部和蝶骨大翼,经鼓膜张肌半管进入鼓室,其肌腱附着于鼓室内侧壁上部的匙突并在该处继续向外走行附着于锤骨颈内侧。鼓膜张肌受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支配,其收缩使鼓膜内移。听神经在脑干与支配上述中耳肌的神经形成反射弧,当声音过强时,通过反射弧使中耳肌收缩,将鼓膜和听骨链拉紧,降低传入内耳的声音能量,从而保护听力。


功能特点
鼓膜是一个相当好的声音接收器,外耳道非常微小的声压变化就可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各处的振动形式和幅度并不一致,比较复杂,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紧张部,紧张部的振动通过锤骨柄带动了整个听骨链的振动,最后由镫骨直接推动耳蜗前庭阶的外淋巴液,引起耳蜗内的液波振动。镫骨的振动并非简单的活塞运动,而是与声压和频率有关,在70dBSPL以下的声强、2500Hz以下的频率时,镫骨底板呈一维振动;但声强在70dBSPL以上、频率在2500Hz以上时,镫骨底板呈复杂的三维振动。
中耳在听觉的作用是将外界的声音传递到内耳。
内耳充满液体(淋巴液),当声音从低阻抗的空气传到高阻抗的液体时,由于阻抗不匹配,大部分声能将在这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被反射而损失掉,大约相当于衰减30dB。中耳的作用就是对声能的传递起阻抗匹配作用,使声波从空气中传到内耳淋巴液时的能量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阻抗匹配作用机制
目前认为中耳的阻抗匹配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可使中耳总的增压效应达到大约44.2倍,相当于33dB,可以弥补因阻抗不匹配导致的声能传递损失。
1)面积比机制:鼓膜面积大于镫骨底板面积,两者相差17倍,在声音从面积较大的鼓膜传递到面积较小的镫骨底板时,由于面积效应,使压强增加17倍,约相当于25dB的增益。
2)听骨链杠杆机制:听骨链是一个杠杆装置,由于锤骨柄与砧骨长突的长度比为1.3,因此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使声压增加了1.3倍,相当于2.3dB的增益。
3)鼓膜圆锥形杠杆机制:鼓膜的圆锥形或漏斗状形状使鼓膜与锤骨柄之间形成杠杆关系,因此鼓膜的振动幅度大于锤骨柄的振动幅度,可使声压增大2倍。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