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类别
服务中心
夏天/用耳注意
夏天/用耳注意
“这天气,真是太热了!”
今年夏天,很多地方都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路面煎鸡蛋、马路粘鞋底等现象也纷纷冲上热搜,抒发着大家对老天爷的不满。相信大家在炎炎夏日都有着独到的避暑措施,就比如空调“续命”、冷饮随身、游泳降温、战略转移等方法。但在避暑的同时,也别忘记保护自己的耳朵,夏季也是个对耳朵不那么友好的季节哦!
严防 飞虫入耳
夏季蚊虫增多,加之野外露营活动盛行,也就增加了飞虫入耳的概率,特别是野外露营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果飞虫入耳,可能会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虫子在耳道内死亡,从而引起耳道感染,最终造成听力下降。如果不慎让小虫飞入耳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1、如小虫引起了过响的声音,应用双手捂住耳朵,张口,以防鼓膜震伤。
2、一般小虫均有趋光性,可以用手电筒光照射耳内,把虫子引诱出来。
3、可将香烟的烟雾徐徐吹入耳内可将虫子熏出。
4、可往耳内滴入少量香油、乙醚或者酒精,可以使小虫子被粘附、麻醉或溺毙,此时再掏耳朵或者温水冲洗耳朵就会安全很多。
5、如无法自行取出,必须及时去医院。
避免 耳部感染
夏季空气闷热潮湿,再加上游泳、洗澡耳朵进水,很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甚至还可能诱发中耳炎。
常见的外耳道炎及中耳炎的感染机制有两个:
不卫生的水进入外耳道,特别是频繁掏耳朵致使外耳道表皮受损,造成外耳道细菌感染,如果患者有鼓膜穿孔的现象,细菌则直接侵入中耳,引发炎症。
当水呛到鼻子,通过咽鼓管逆流到中耳,引起炎症。
很多患者之前患有真菌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湿疹。这些疾病导致的耳部瘙痒,促使其不得不通过掏耳朵的方式来缓解痒感。但久而久之会破坏外耳道表皮,加之细菌感染,最终引发炎症。
发现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等,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有利于及时处置。我们平时应该戒除挖耳习惯,尤其是不要用不洁之物挖耳。经常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如果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
游泳护耳
1、游泳前做一个耳鼻喉科的检查,如有鼻炎、咽鼓管堵塞、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或正在流脓者,都不宜游泳;如有耵聍栓塞要及时取出,以防进水后耵聍浸泡导致耳胀耳闷,影响听力,甚至继发感染造成外耳道炎;
2、游泳时掌握正确换气方法,口吸气、鼻出气,防止呛水;游泳时尽量避免大动作(如跳水、潜水),避免呛水和压力急剧变化导致鼓膜穿孔;
3、如果鼻腔进了水,正确的擤鼻排水的方法是手指紧压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缓缓擤出水液,左右反复3-4次,注意不要用过过猛;
4、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
5、游泳上岸后,应将头偏向一侧,并用手掌反复压耳屏和单腿跳等方式,排出外耳的积水,千万不要用棉签乱挖乱掏。
警惕 突发性耳聋
夏季到来,耳朵作为听觉器官,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夏季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季节,总有患者以为是天气炎热,上火所致听力下降,不引起重视,这是非常危险的。突发性耳聋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是耳鼻咽喉科的急诊,就诊时间以72小时内为宜,4日后就诊效果会明显下降,因此突发性耳聋是不能耽误的急症。
夏季多发原因一般为以下三点:
血压低的人群较多发,这是因为天热,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血压低的人更容易发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突聋。
夏季室内常开空调,造成室内外冷热温差大,导致耳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耳聋。
天长夜短、熬夜导致睡眠的严重不足、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听力下降。
因此,注意预防更为重要:
注意勿过度劳累,起居有时,不熬夜、保证睡眠。
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保持心态平和。
及时补充水分,不要长时间处在炎热的环境下,也不要突然从炎热环境突然转移到寒冷环境。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定时定量,不可过量摄入脂肪、油炸类食物。
如果出现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当然,这么热的天气,大家也要谨防中暑,不要长时间处在太阳下,及时补水,让我们一同健康地度过这个热情的夏天。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