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

认识我们的耳朵(外耳篇)

发布时间:2023/2/5 17:28:52

认识我们的耳朵(外耳篇)


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两只耳朵,一边一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但大家对耳朵的认识往往就止于用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医学上称为耳廓的耳朵,称为外耳道口的耳朵眼,有的了解更进一步的,医学上称其为鼓膜的耳膜。大家对耳廓的认识,估计就是可以用来被爸妈揪住来教训不听话的孩子的吧。

耳朵眼或许大家看的比较重要,因为它容易进去水,感觉很不舒服,需要搞出来,会痒,需要用耳勺或手指挠一下。耳朵我们也知道是用来听声音的,声音大了还很不舒服,但再往里面是啥?和脑子的关系是啥?是不是和鼻子,眼睛,嘴巴是通着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些一般人就不知道了。而且电影上往往出现的七窍流血的画面让人错误地以为七窍在深处真的是无遮拦的相通的。至今还清楚的记着奶奶看到我躺着吃东西,会吓唬我说会吃到脑子里去!好了,我们不扯远了,下面来和大家聊聊耳朵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先说一下大家司空见惯的耳朵和耳朵眼,耳朵当然有美观的作用,如果没有耳朵,样子是很难看的,至少是我们习惯上不能接受的,但是完美的耳朵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确实存在一些不幸的小朋友,发育过程遇到影响,导致耳朵样子不一样,甚至没有,医学上称为小耳畸形,这种畸形需要尽早就医,获得解决办法,因为有的使用简单的矫治处理就可以恢复正常,有的较严重的需要通过手术整形恢复部分外观,有的确实恢复的很棒,我们平时看到这种小朋友,大家不要取笑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

耳朵除了美观作用,在生理上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和影响传入耳朵眼的声音信号,让我们大脑知道声音的方向,更好地听我们希望听的声音,比如有人会用手来辅助耳朵变大来听声音。那么这个是如何实现的呢?原因在于我们的耳朵突出头部,形成了包围耳朵眼的屏障,这样声音从不同方向传向耳朵眼时,就会因为耳廓这个屏障的遮挡发生不同的衰减或增强,实际上被耳廓进行了二次加工,这样大脑就可以辨别这些细微的差别结合生活实践辨别这些声音特点,从而确定声音来源,两侧耳朵配合就可以增加声音传到双侧耳朵的时间差别和响度差别,这些特点使声音被进一步加工,这样我们就能精细地区别外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判断。

由于某些原因,有的人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只耳朵的功能没有了,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分辨声音的来源,对声音没有方向感,在后面喊他时,他分辨不清声音来自何方。

声音经过耳廓的加工进入耳朵眼,耳朵眼里面连接着的是外耳道,是一个不规则的类似圆柱形的管子,长度在2.5cm左右,外耳道外三分之一与耳廓连接紧密,拽耳廓时会跟着活动,表面的皮肤含有耵聍腺,会分泌耵聍液,这个就是我们耳屎的重要成分,耵聍液会根据我们身体的状况分泌量和性质发生变化。一般生病时比较明显,所以有人生病后耵聍会增加。也有的人先天分泌的比较粘稠的耵聍液。

大家可能会问,为何要有耵聍腺啊?这么小的洞洞眼,分泌东西不就堵住了吗?其实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担心的,首先耵聍液可以保持外耳道处于无菌的状态,防止感染,发出气味防止飞虫进入,这很重要哦,想想我们睡着时,耳朵眼对虫子来说可是比较舒服的窝了,里面温暖干燥,而耵聍腺的气味就会减少虫子进入的机会,当然总会有冒失鬼不太注意这些,而闯入我们的外耳道,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外耳道只有一个口,虫子们多数只会一味地往里面爬,尤其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会去掏耳朵眼。这样虫子就不会自己出来了,小的虫子比如蚊子,问题不大,力量不足以损伤耳膜,但是像蟑螂这种力量大的甲壳类虫子,就会抓破我们的耳膜!这种情况下,就会很疼的,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医,让耳科医生用特殊镊子把虫子取出来。

其实我们的外耳道有自洁功能的,是不是很神奇?如何做到呢?原来我们咀嚼的时候由于耳道前下壁就是颞颌关节,把手指放到耳朵眼前面张口可以感觉到关节的活动,随着咀嚼活动,这种活动将外耳道变成了波动性运动的管子,会把外耳道的耳屎推到外耳道口,从而保持外耳道的通畅。当然如果不小心把耳屎推入了外耳道内三分之二,情况就不太乐观了,但也不要担心,一般的耳屎会随着体位或鼓膜的保护性振动被推出到外耳道外三分之一从而被颞颌关节的运动推出外耳道。

如果实在不行,就由耳科医生来处理了,可以用特制的镊子,配合特殊的照明取出,当然也有耳屎很硬很大的情况,这时候需要用特殊的碱性药水软化一下(耳屎是酸性的,酸碱中和),再用水冲出来,当然这个操作只能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因为进行这项操作需要熟悉耳朵的解剖,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容易损伤鼓膜和外耳道,甚至会把耳屎推向深处,从而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
[返回上一页]